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章 第一只国产青霉素(2/2)
\"我来试试。\"曾在大毛留学的张工程师站了出来。他摸索着调节阀门,嘴里念叨着俄语术语,终于在第三次尝试时,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冷凝管里开始结霜。
三天后,他们得到了第一批干燥青霉素粉末。
\"纯度还不够,\"陈长安捏起一小撮白色粉末,对着灯光看了看,\"但至少证明,这条路能走通。\"
1944年10月,一个牛皮纸信封被悄悄塞进陈长安的办公室。
里面是一份鹰酱文子技术手册,
\"这……\"林曼华翻了几页,眼睛越瞪越大,\"这是完整的工业化制备青霉素流程!连培养基的精确配比都有!\"
陈长安沉默片刻,合上手册。
\"抄下来,\"他低声说,\"然后烧掉原件。\"
1945年1月,北平郊外的临时工厂里,第一批国产青霉素正式下线。
玻璃安瓿瓶在传送带上闪闪发亮,每一支都贴着红色标签——\"兔子制药,救死扶伤\"。
\"纯度达到国际标准了!\"小李举着检测报告冲进来,声音激动得发颤。
陈长安拿起一支青霉素,轻轻晃了晃。澄澈的液体在玻璃瓶中微微荡漾,像是流动的希望。
\"送往前线,\"他转身对所有人说,\"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