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章 第一只国产青霉素(1/2)

1944年5月,北平西山的山风裹挟着松木的清香,吹进一座新落成的砖瓦建筑。陈长安站在实验室门口,望着墙上刚刷好的标语——\"科学救国,医药强民\",嘴角微微上扬。

\"陈先生,设备都调试好了。\"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快步走来,手里捏着一份清单,\"发酵罐、离心机、冷冻干燥机……鹰酱那边送来的,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先进。\"

陈长安点点头,目光扫过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有抗大的学生正小心翼翼地校准显微镜,有燕大的化学系毕业生在调试ph计,还有几个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正低声讨论着培养基的配方。

\"青霉素不是靠一个人能搞出来的,\"他拍了拍眼镜青年的肩膀,\"咱们得让这东西像大白菜一样便宜,让前线的伤员、后方的百姓,都用得上。\"

实验室的第一次大规模发酵试验,以惨败告终。

\"又长杂菌了!\"抗大学员小李掀开发酵罐的盖子,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罐壁上爬满了灰绿色的霉菌,像是一层腐败的苔藓。

\"温度控制不稳,\"留学生林曼华皱着眉头记录数据,\"而且培养基的碳源比例不对。\"

陈长安没说话,只是从罐壁上刮下一小块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镜片下的菌丝杂乱无章,完全没有弗莱明论文里描述的那种\"金色葡萄球菌杀手\"的样子。

\"再来。\"他合上记录本,声音平静,\"失败一次,就离成功近一步。\"

1944年8月,一辆满载木箱的卡车驶入西山。

\"大毛援助的!\"司机跳下车,拍了拍其中一个箱子,\"说是叫什么……冷冻干燥机?\"

实验室瞬间沸腾了。这台机器能把液态青霉素快速冻干成粉末,极大延长保存时间。但问题来了——没人会用。

\"说明书全是俄文,\"燕大的小王挠着头,\"连个示意图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空小说网 . www.xingkong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星空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