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棣到达渝州府的那日,轩辕冽才接到苏懿失踪的消息。
京都到江南的路,那么远,那么长,即便选了最快的马,最好的影卫,走的是最艰险却也最近的小道,那消息到他手中的时候,都已经是好几天以后。
而几天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了。
轩辕冽看完信之后,紧抿着薄唇,迟迟没有说话。
斑驳的光影,透过窗户上镂空的花纹洒进屋里,落在他身上,明暗交织之中,那刚毅面庞越发陡峭,眉眼间寒气凌冽,叫人不敢与之对视。
他甚少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可这瞬间,他身上的杀意,竟有些自控不住。
洛英天生一张笑脸,可这会儿看着他们爷,也再笑不出来了。
他们爷刚一离京,他们未来的小王妃就被人给绑走了,这事儿摊谁身上,谁都不会好受的。
他双手握拳,愤然地道:肯定是轩辕棣他派人抓了王妃来要挟爷,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轩辕棣那家伙要是真没什么旁的心思,又何必眼巴巴地跟着他们到这江南来
不是他。
轩辕冽语气如霜,笃定非常。
轩辕棣曾动过把苏懿重新娶过门的念头,不管是私心也好,还是为了拉拢威远侯也罢,他确确实实是有这个心思的。只是后面被老皇帝一番敲打教训,这才作罢。
若抓了苏懿只是为了来威胁他,那么苏懿会被照顾得很好,没有任何性命之忧,只是暂时没有自由罢了。
可是时间对不上。
把时间往前推,苏懿被绑,明显是在轩辕棣出京之后。
若轩辕棣要威胁他,何不早点把苏懿绑了,直接带在身边,可以时时拿出来当做筹码,不更好一些
京都之中,有一个人,比所有人都想要苏懿性命。
轩辕冽闭上眼睛,胸口像挂了重石,直直往下坠落。
他早该料到的,一国之君,不惜弄脏自己的手,也要解决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他的退步和交换就轻易地放弃
是他太相信君无戏言,却忘了行军打仗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兵不厌诈。
洛英见自家爷的情绪好像不太对劲,就像是疾风暴雨快要来临之前,那种压抑十足的安静,眼里如汪洋大海,深不见底。
他想问的话,在舌头上打了个转,又咽了回去。
收拾东西,回京。
轩辕冽突地站起身来,背脊挺拔如松,身姿凛凛威严,目中神色决然。
洛英忙问:那剿匪的事
有人想争这份军功,就让他来轩辕冽并未点名道姓,可话里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洛英自然知道自家爷的意思,可战术都布置到了一半,剿匪势在必行,若是被轩辕棣抢了功劳,他们的努力岂不是全部都付诸流水
可是事关他们未来的王妃,即便心有不甘,洛英还是应了声,连忙收拾了行礼。
然还等不到他们出发,渝州知府郑泰便派人来请,说是贤王殿下已至府衙,邀煜王殿下一叙。
洛英听完诧异不已:这么直接
按他们之前的思路,轩辕棣虽跟到了渝州来,但应该不会与他们打照面,他的所有计划都在暗中进行,后面才好顺势而为。
要不然,老皇帝派他们爷来剿匪,他轩辕棣也出现在这里,两王同时亮相,这不是引人猜忌和说闲话么
爷
洛英询问地望向轩辕冽。
他们现在是回京找王妃,还是过去见轩辕棣
轩辕冽沉默了一会儿,似在思忖,少顷,他抬步道:走吧,本王也有些旧,要跟贤王叙上一叙。
客厅内。
轩辕棣坐在上首处,端起茶盏轻抿茗茶,脸上微微带笑,一派清贵风姿。
郑大人这茶,初尝略苦,其后余味悠远,满口留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茶啊。渝州人杰地灵,出的可都是些好东西。
郑泰跟轩辕棣的气氛就要融洽多了,一来二人沾亲带故,而来人家贤王明显要比那喜怒不形于色又惜字如金的煜王好相处多了,至少看脸色,你能知道人家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贤王殿下若是喜欢,下官着人准备一些,给殿下带回京都去。
轩辕棣笑道:那郑大人可得准备好一点儿。皇爷爷也好茶,本王带回去之后,也给皇爷爷送些过去。
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轩辕棣明摆着要替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呢。郑泰连连表示,一定精心准备。
正说话寒暄之间,突觉屋内一阵寒风不知从何而起,郑泰背脊发凉,猛地打了个寒噤。
轩辕棣抬起头来,望着门口那高大挺峻的人影,唇边笑意更浓:子渊来了啊。
郑泰闻言赶紧回头行礼,轩辕冽却是一眼也不看他,径直入内,冷冰冰地甩下一句话:郑大人,本王与贤王有要事商议,劳烦你回避一下。
是。郑泰又一拱手,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