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科技直接从神舟订购了一大批商用电脑,专门用来提供给各商家使用,尤其是成本较低的小微个体户。
李牧的想法是,所有商家先免费用三个月,之所以要免费用这三个月的时间,主要就是为了让商户可以无门槛的试用饿了么。
三个月之后,商家意识到饿了么的增收能力,自然会选择继续合作,这时候,他们就可以选择租用饿了么提供的电脑、热敏纸打印机,或者自行购置。
如果商家租用,那么租金就等于是饿了么的一条创收渠道,起码可以把硬件投入的成本裹回来。
如果商家放弃租用、选择自行购置也不要紧,这些电脑设备饿了么回收之后,还可以继续按照这种模式,派给新合作商家,或者干脆下沉到小一级的城市去。
比如今年燕京或许会淘汰下几千台二手商用电脑,这批电脑直接就近发送到冀省的各大城市,这样的话,运输成本也很低,用淘宝物流就可以内部消化。
李牧原本是想直接让神舟上几套纯粹的商用机,也就是后世饭店、咖啡厅点单结算用的一体机,这种机器对硬件要求不高,制造起来也不算难。
不过工业设计方案最讨厌的就是工业设计与开模具,这个流程的成本高其实无所谓,主要是耽误时间。
所以李牧干脆先上普通电脑看看效果,同时让神舟开始专门为饿了么搞一套商用电脑模具,然后批量投产。
川都面馆的老板,经过饿了么的专业培训,已经对接单客户端的操作了如指掌,他一边向记者介绍饿了么给自己带来的附加收益,一边不停的在电脑前确认接单。
记者见他乐得合不拢嘴,忍不住问:“中午是用餐高峰期,您的生意应该很不错吧?”
店老板认真的说:“订单数量比昨天中午高多了,到现在已经接了将近四十单了,照这个速度,中午突破络传输,而且,还需要一套成熟的数字地图数据。
眼下没有很好的办法一步到位的解决这些问题,唯一能配发给骑手的,就是一台普通的蓝屏手机,所以李牧能做的,就是让团队为骑手定制了一本“餐厅地图”。
这时,送餐的骑手也从口袋里掏出了那本“餐厅地图”,说:“这上面有从编号为yj000001开始的所有餐厅的详细位置以及联系方式,如果我不知道这家店在哪,就可以根据短信上提供的餐厅编号,在这上面查找一下,就能找到具体的门牌号以及附近的标志性建筑提醒,如果这样还找不到,可以给餐厅打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