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凉捏了捏兔子,软软的手感非常好,他笑眯眯的说:“谢谢你了。”
包子看到他手里的东西,从旁边的窝里一跃而起,跳到简凉的膝盖上,想要去抓兔子。
简凉连忙把它抱下来,然后把兔子藏起来,说:“不行,这是我的,不能给你。”
包子继续冲他撒娇,他不为所动,傅一安把猫抱了起来,说:“这是我送给简凉的,不能抓,知道吗?”
包子懒洋洋的“喵”了一声,傅一安把它放回到窝里。
傅盛去接傅一安的外公外婆了,他们今年要在傅一安家里过年,傅一安的外婆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嫁的很远,老人不爱出远门,所以很少去傅一安这个大姨的家里。一个女儿在外面开早餐店,就是傅一安的小姨。还有一儿一女留在桃乡村,就是傅一安的妈妈还有舅舅。
除了傅一安的大姨,每年傅一安的外公外婆过年就是在他们三家轮,今年轮到在傅一安家了,所以傅盛今天去接他们过来。
而傅一安的爷爷奶奶是去年在这里过的年,今年就在他姑姑家。
傅一安很久都没见过外公外婆了,重生半年,他都没有去过外公外婆的家里。
外公外婆也是住在桃乡村,只是在更靠近山里的地方,傅一安还是小时候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长大了就去的少了,不过他始终都记得外婆给他炖的香香嫩嫩的鸡蛋羹,那是他妈妈做不出来的味道。
傅盛把人接了回来,除了两个老人,还有半车厢的菜。
傅一安把他们扶下车,喊了声“姥姥姥爷”,姥姥用粗糙的手掌摸了摸他的头发,人老了,连个头都矮了,傅一安往下蹲了蹲姥姥才够着。
“安子都长这么大了,听你爸说你还回来来了农家乐?”
“嗯,姥姥,我等下带你和姥爷过去看一下。”
“好啊好啊,看看我乖孙的店漂不漂亮。”
张雁在旁边说:“接你们过来玩,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我们又不缺。”
“家里多的很,你们不是开店吗?带点来给你们,免得不够。”
说着她又从袋子里掏出几双用钩针织的棉鞋,说:“我给你们钩了几双鞋,穿着暖和。”
傅一安接过去,看了看,是那种用钩针织的绒线棉鞋,虽然看着粗粗笨笨的不好看,但是穿着是真的暖和。
除了这些,姥姥还带来一样菜,是傅一安喜欢吃的下饭神器——面椒。
做面椒,要准备的东西有海椒、碎米面、食盐、肥膘肉、稻草。
将洗净晾干的海椒用菜刀剁碎,准备好碎米面,就是将米磨成碎面状,然后将海椒和碎米面按照4:6的比例,然后加入食盐搅拌,还可以加入适量肥膘肉,将拌制好的半成品,根据数量多少放入适中坛子中,用力压紧压实。然后,用洗净晾干的稻草封口,同样也要压紧压实。找一个大盆盛入适量的水,将装入面椒子的坛子倒过来扣到盆子中。这样,就大功告成。放置通风避阳处一个月左右,就可享受美味佳肴了。
等到吃的时候,从坛子中取出腌制好的面椒,放在锅里加油炒熟,闻起来酸酸辣辣的,吃一口既有发酵后的酸味,又有辣椒的辣味,特别下饭。
晚饭的时候张雁就炒了一盘,这道菜的卖相不是很好看,大家本来只是想尝试一下,结果被它的味道所吸引,很快就瓜分完了一盘。
晚上傅一安带给姥姥姥爷去民宿那边住,那边有现成的房间,顺带着带他们参观了一下。
因为特地做的仿古风格,晚上灯一开,昏黄的灯光下,掩映着楼阁,还有郁郁葱葱的树,别有一番味道。
“这房子真好,安子,是不是花了很多钱?”
姥姥摸着接待处的椅子,傅一安不敢说那是黄花梨的。
“其实还好,今年还是在赚本钱,明年应该可以开始盈利了。”
“安子不错,有能力,我看就比那谁家的孩子好多了。”
姥姥估计又是听了谁家的闲话,有点愤愤不平的说到。
“姥姥你可别夸我了,我会骄傲的。”
带着两个老人溜达了一圈,天太冷了,就把他们送回了房间,下楼准备回去的时候,看到温泉小院的灯亮着,他不由自主的就拐到那去了。
简凉给他开了门,他身上穿着张雁给他做的罩衣,那么随便的剪裁穿在他身上还挺好看。
“你在画画?”
“是啊。”
他的手上还粘着油彩,傅一安看到了搁在小客厅里的画架,上面画的是傅一安的农家乐。
现在还只是半成品,不过透过画纸,能感觉到一种温馨的气氛。
“画完能送给我吗?我想把它挂在农家乐里。”
傅一安在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没有了解过关于画展的信息,不然他也不会不知道,简凉一副画是什么价格。
不过简凉不在乎这些,他点点头,说:“当然可以,等我画完装裱好就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