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我吃啥?”
秦淮茹笑着说:
“以前我小妹生病,我妈给她煮青菜粥,喝个一两天病就好了。”
王富贵一听,满脸无奈。
很快,秦淮茹就出门买菜去了。
王富贵坐在床头,看着她的背影吐槽:
“说让我选,到头来还是你说了算。”
他叹了口气,继续盯着手里的白纸犯愁:
“这白纸要是用来写东西的,写啥好呢?”
红星大街的公交车站,一对母女风尘仆仆下了车,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母亲右手拉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嘴里还念叨个不停:
“京茹,咱现在在城里,人生地不熟的,你可千万别乱跑,要是走丢了,娘上哪儿找你去!”
秦京茹乖巧地点点头,应道:
“娘,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肯定不会乱跑。”
母女俩站在公交站牌下,左顾右盼,完全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才能到南罗胡同。
没办法,母亲只好随便找了个路人打听:
“同志,麻烦问一下,南罗胡同口咋走啊?”
那路人随手一指,说了句
“那边都是南锣巷的”
就匆匆离开了,似乎不太想和她们多交流。
母女俩只能顺着指引,朝着南锣胡同口走去。
路上,秦京茹好奇地问:
“娘,我听说四九城可大了,南锣胡同肯定也不小,咱们咋找姐呀?”
母亲回答:
“上次书记说你姐住在95号大院,到那儿找人问问就行。”
秦京茹眼睛一亮,又问:
“娘,姐姐住的大院,房间是不是特别干净,还能天天吃肉呀?”
母亲瞪了她一眼:
“京茹,别老想着吃肉,你姐一个人在城里,无依无靠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秦京茹皱起眉头:
“她不是和王富贵结婚了吗?咋会过得不好呢?”
秦母叹了口气:
“王富贵也是从村里出去的,没背景没权势,在城里找工作都难,他俩的日子能好到哪儿去?”
秦京茹听了,虽然心里不太认同,但也没再反驳。
没多久,母女俩就到了南锣胡同口。
秦京茹在村里跟着教书先生学过几个字,她指着路牌对母亲说:
“娘,咱们到南锣胡同口啦!
指示牌说往左走,这条小巷子进去就是。”
秦母点点头,笑道:
“终于快到了,走,咱找你姐去。”
说着,两人就进了胡同。
一进胡同,她们就看到两边都是房屋,每家门口都挂着门牌。
秦京茹一边走一边看:
“娘,门牌上都有数字,姐住95号,咱们现在看到的门牌号都还小着呢。”
母亲倒是不着急:
“不慌,慢慢走。”
可走了一会儿,秦京茹就喊饿了。
母亲有点不高兴:
“都快找到你姐了,你这时候喊什么饿?
到了你姐家再吃,你包里不是有干粮吗?先垫垫。”
秦京茹却不乐意:
“娘,都来城里了,还吃干粮多丢人呀!
您带钱了,咱在附近买点吃的呗。”
秦母严肃地拒绝:
“不行!这钱是给你姐的。
她和王富贵估计手头紧,前段时间还寄了15块钱回家,说不定那就是他们的全部积蓄。
这钱得给你姐,不能让他们太遭罪,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