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动物!”
距离郊熊杀人案告破,已经半个月了。
如今一月份都过去快两旬了,溶洞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目前,探索纵深1373米,越往下难度越高,而且面积也越来越大,真的很难想象,这座山
惹的当地地质局都上门来拿数据,最后向老百姓们肯定,这里结构非常稳定,就和蜂巢一样,看起来坑坑洞洞的,但是就算是地震也震不塌。
没办法啊,老百姓们发现,自家地底下有巨大的溶洞,这能不害怕吗?
这要有一天来个地震,那全家不得一起被活埋了?
整个底下结构很复杂,但是现在发现生物了。
“是熊!”
探照灯发射了过去。
人们发出了惊呼,因为在镜头内看到的,赫然是熊。
可问题是,这是深度超过1300米的地下世界,四周一片漆黑,一点光亮都没有,强光灯一扫过去,那熊的眼睛却是在反光,这说明人家眼睛的结构上是有脉络膜毯的。
这是一种特殊的眼睛构造,在眼球的后方,是一种反光层,可以像镜子一样,把视网膜吸收的光线二次反射,增加光感,从而增强黑暗之中的视力。
大晚上的猫猫狗狗拿灯光一扫,眼睛都会发光,就是这个东西的原因。
而眼前的这只熊,眼睛在强光下也会反光,意味着也有这个反射层,说明这只熊,并非是生活在无光环境下的。
无光环境下,生物的眼睛功能会被彻底的退化掉。
生物的任何一个器官,只要起作用,就会消耗能量,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眼睛这样的器官压根就没有用,所以人家压根不会进化眼睛,反而会退化掉。
就好像你家里没用的东西就会自己烂掉一样。
“肯定有另外的出口!”
这让所有人都肯定!
毕竟,这双眼睛已经证明,这只熊的生活环境绝对不可能是地底下。
除非……
“除非地底下有巨大的光源,但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科幻小说,地底下出现巨大光源,那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地下热源,也就是岩浆,岩浆燃烧的时候会发光,可目前探测的结果,这地底下是有岩浆,但并不多,而且热量都被地下河给吸收了,这的溶洞内,洞内温度都能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
第二,地下放射物,例如萤石、白钨矿、硅锌矿等,但是有一些是需要外物刺激的,例如硅锌矿,需要紫外线刺激才会发光,而能自发光的,一般是萤石这样带稀有元素,例如掺入了“铈、钇”等元素,可这里还有一些东西是有强辐射的,而且这些光,都是很弱的微光,大晚上看书都不行,何况是日常生活使用。
第三,就是发光菌,一些在吃了一些矿石之后是能发光的,不过目前来看,根本就没有发现。
而且这么大的一头熊,地下世界没有足够的食物,是不可能养出这么大体型的。
“跟上去,快跟上去!”
熊被强光照射的应激了,直接就跑路。
一群专家激动的不行,就算不是学动物专业的,也纷纷喊着让操控无人机的小伙子追上去。
“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