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也知道我买荒地种水果,我卖小番茄到水果铺,一斤卖一百多文钱,可见水果多挣钱,我就想着让你们也种果树。”
“你说真的?”吴桂花转身看着她。
锦绣点点头。
“娘想想看,种粮食一年到头能挣多少钱,遇上涝灾旱灾还可能颗粒无收,果树就不同了,一旦长成,年年都能结果,比种粮食省心多了,这儿离雷州又近,以后不愁水果没地儿卖。”
吴桂花明显心动了。
“果树苗哪买,贵不贵?”
锦绣早就想好了说辞:“我和相公在雷州认识一个洋商,他那里有果树苗卖,结果快,抗病虫强,很好打理的,果树钱娘不用担心,我找那洋商买了给你送来。”
“好,我和你爹商量商量。”
“哎。”
娘这么说,大概率是成了,爹肯定是听她和娘亲的。
黎大有听说是锦绣的主意,二话不说赞成。
闺女主意大,今日还在乡亲面前给爹娘攒足了面子。
总之,闺女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他们照听准没错。
“时间还早,娘,我们这就去村长家,对了,我带回来的点心茶叶拿一包去,好办事。”
看着锦绣从容自信、井井有条,吴桂花突然有些恍惚,女儿嫁到谢家不到一年,变化竟这样大。
她是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
“锦绣,你变了。”
“变了不好吗?”锦绣心头一跳,“还是娘觉得以前的我比较好。”
吴桂花嗔她一眼,“以前畏畏缩缩,说话做事没个主意,哪里好了?娘是高兴,你变得越来越好,一点不比珍珠差。”
锦绣悄悄松了口气,“我根本不想和她比。
亲昵地挽着娘亲的手臂,“嫁人了,总要长大的,夫君教我读书识字,谢家一家对我这样好,我不能辜负他们,更不会辜负爹娘对我的教训。”
闺女果真是长大了,懂事了。
吴桂花喜笑颜开。
买山坡很顺利,老村长看在两包茶叶点头还有县令大人的面子上,很是积极和热心。
当天就找人去将小山坡丈量,一共四十五亩,一两银子一亩。
吴桂花麻利交了钱,待地契到手,小山坡就属于他们家的了。
老黎家。
钟西柳站在门口张望一会,脸上难掩担忧和失望,回屋见刘婆子在欢喜地清点寿礼,忍不住道:“娘,当家说好了今天回来,天都快黑了,还不见人,不会出什么事吧?”
“也许是有事耽搁了。”头也不抬道。
说好回来参考大寿,现在人影都不见一个,当娘的都不在意,她急什么。
“我是觉得外面不太平,有点担心...”
“呸呸,老二媳妇闭上你的乌鸦嘴,老二明天就回来了,中午吃撑了,晚上不用吃了是吗?什么时辰,还不煮去晚饭,将剩菜热一热,熬点粥。”
钟西柳心里暗骂,个死老太婆,又有些埋怨珍珠送的寿礼贵重,还不是被大房出尽风头,落不到好有啥用,还不如省来孝顺自己这个娘,白疼那丫头了。
嘟囔着去了灶房煮晚饭。
第二天。
黎根生还是没有回来。
青州太和镇的某个大宅院里。
周管家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看着黎根生三人将最后一块雕花门扇安装妥当。
手指抚过精美的雕刻,满意地点头:“牙行介绍得没错,黎师傅手艺果真名不虚传,论雕花,咱们青州的师傅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