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庄上真的很适合养身子。
胡暖在庄上用饭后也不吐了。
丁香发现这个现象后就特意去问了钟婶:是怎么做的饭菜,为什么少奶奶能吃了?
在赵家,少奶奶吃啥吐啥,周妈怎么用心做出来的饭菜都是白搭。
前脚吃后脚就得吐掉。
来庄上她却吃得很欢实。
“姑娘,我们这庄上也没什么可招待少奶奶的,杀的是自家喂的鸡,小鸡炖蘑菇,你也看见了,蘑菇还是少奶奶一起去捡的。”钟婶道:“菜也是自己种的,刚才才在地里摘回来的,要说不一样,可能是水不一样吧。”
钟婶知道赵家的水是井水,镇上有两口古井,全镇的人都在那里挑水喝。
“我们庄上的水是在山上捡回来的山水,烧开后喝就有一股子的回甜味儿。”钟婶舀了一碗给丁午:“你喝喝看。”
丁香喝了,确实有回甜味儿。
“我用的就是这个水煮饭洗菜炖汤。”
“我明白了。”
原来少奶奶需要喝这庄上的水才行。
这可真是难办了。
是每天都让庄上往镇上送水,还是让少奶奶常住庄上啊?
好像都不太现实。
不过,丁香还是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赵明华。
“不错,你很细心,庆生,赏。”
庆生连忙摸了二两碎银给丁香。
“多谢少爷赏。”
“不必客气,你们几个,不管是谁,只要将少奶奶的事儿放在心上,我必然不会亏待你们的。”赵明华道:“特别是少奶奶这段特殊的时间里,都要起精神来好好伺候,回头爷重重赏你们。”
“是,少爷。”
丁香欢天喜地的谢过退下了。
“少爷,您说丁香说的是真的?就是因为水不同的原因?”
“也有可能。”
赵明华点了点头。
庆生表示不懂。
赵明华也不懂,不过,他会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春暖。
“这种可能性有,另外还有一个可能。”
“什么可能?”
“就是我在庄上来后心情很愉悦,心情愉悦也会影响食欲的。”
“那你在镇上心情不愉悦?为什么呢?是不是谁惹你生气了?”
这还了得,居然有人会惹她生气。
“没有的事儿,反正就是在镇上的心情没有在庄上的心情好,不是因为人,我感觉,可能是因为这里视野宽阔一些,一出门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一片,就特别的赏心悦目。”
在镇上则不同。
院子里是有些花花草草的,也有绿植的,但是,那种人工栽培与农户栽种和自然生长的花红柳绿完全两回事。
一进院门看到的是房子,是街道,是行人,是车马……总之,她一般不出门,出门就感觉到烦躁。
在庄上却不一样,出门就能闻到一股子青草的香味,真正是炊烟袅袅,鸟语花香。
“那你说水又是什么原因呢?”
赵明华好奇的问。
“水质不同。”春暖知道这个问题:“水与水是真的不同的,有医书记载有些村落的人大多数都是长寿,而那个村子里嫁出去的人都没有长寿的先例,娶进来的也能长寿,娶进来的那些人的娘家也没有长寿的例子。经过多方对比,觉得是水质有助于人长寿。”
还有这样的水?
那人人都去找这种水喝,岂不是人人都长寿了?
“这是医书记载的,具体哪儿的水能长寿是没有说到的。”
“那肯定就是假的了,没有得到证实的就是假的。”
赵明华是这样理解的。
春暖看了他一眼,说他傻好呢还是太天真的好?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你没见过不等于就没有。
医书是很严谨的书,是历代大夫亲手记录整理修改编撰而成的。
医书不是戏文,不能编空编写的。
被春暖看得有点心虚的赵明华求生欲满满的。
“有一本戏文说,有一条河的水叫母子河,喝了河里的水,不管男女都会怀孕生子,你说这个对不对?”
“你也知道,那是戏文上说的。”
春暖服气了,我说的是医书,你给我说戏文。
“喝母子河的水怀孕生子肯定是假的,众所周知,只能阴阳结合才能受孕产子,戏文只是编者为了讨好大众凭蓉臆想而写下的。”春暖道:“喝母子河的水怀孕生子是假,但是,有一个地方的井水,喝了会生双胞胎,这又是真的。”
“你怎知真假?”
“医书记记载的。”春暖道:‘还是那句话,我信医书。”
好吧,他俩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关键的是,不能为了这些事儿继续争下去伤了夫妻之间的和气。
“你在庄上住着好,那咱们就在庄上多住些日子。”
“不行,我答应过她们五日之后要开讲学的。”
“这个好办,让庆生去将她们全都接到庄上来讲学。”赵明华道:“反正那边客房还多的是空铺位,让她们来这儿听讲学也清静。”
“这样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怎么对人有利就怎么利用起来。”
“也行,明天让钟妈将客房打理出来,然后让庆生将她们几人都接到庄上来。”
春暖也觉得是这样的,哪儿适合自己养身体,就在哪儿休养。
没必要没苦硬吃。
三日后,庆生将春暖的四个女弟子都接到了庄上。
“师傅,听说您身体不适,可好些了?”
大家都很关心她。
“好多了,若不然也没办法讲学。”
春暖看这几个姑娘都是真的关心她,很是欣慰。
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她虽然是一个女先生,但是弟子还是很敬重她的。
“你们来,一个个的来,给我把脉。”
春暖坐在凉亭里,将自己的右手伸了出来:“看看你们的本事,能不能诊断出我的脉像来。”
啊?
考验啊?
师傅不是说好多了吗?
那还能诊断出什么脉象呢?
陈小音第一个上前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