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是曹操从庐江郡调派的兵马,由大将文聘统领,似是早有准备,专候我军!”亲卫的声音愈发低微。
叶明霍然起身,案几上的竹简被他带得散落一地。
“战况如何?牵招现在何处?”他的声音透着压抑的怒火与急切。
“牵招将军奋力突围,然敌军势大,我军……我军折损近三成兵马,攻势受挫,已……已退回寿春休整。偷袭江夏之事,恐难再续。”
亲卫说完,便深深垂下头,不敢看叶明的脸色。
帐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烛火依旧在跳动,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温度。
叶明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让他遍体生凉。
江夏!他最后的依仗,他扭转乾坤的暗棋,就这么……废了?
而且,又是诸葛亮!
除了那个神出鬼没的对手,谁还能算到他如此隐秘的一步?谁还能调动曹操的兵马,恰到好处地出现在牵招的必经之路上?
庐江的曹军,文聘……
叶明脑中飞速盘旋。曹操此刻正全力猛攻合肥,按理说不应有多余兵力他顾。除非,诸葛亮不仅算到了他会奇袭江夏,甚至还利用了某种手段,说动了曹操,或者干脆是将曹操也纳入了他的算计之中,让曹军在不自觉中成了破坏他计划的棋子!
一想到此,叶明胸口便是一阵翻涌。
他原以为召陵的失败,是他为牵招的奇袭付出的“代价”,是迷惑敌人的烟雾。现在看来,那烟雾不仅没有迷惑住真正的猎手,反而让自已暴露了更多的破绽。
诸葛亮,那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其智谋之深,手段之诡谲,远超他的想象。
他以为自已放弃与曹操对峙,集中主力攻打刘备,是明修栈道。暗中派遣牵招奇袭江夏,是暗度陈仓。
却没想到,诸葛亮早已洞悉一切,甚至反过来利用了他的“明修栈道”,布下了更深的陷阱,不仅在召陵重创了他,还掐死了他“暗度陈仓”的生路。
叶明缓缓坐回椅中,身体有些僵硬。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以往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他总能凭借超前的认知和强大的实力占据主动。可这次,在诸葛亮面前,他却步步受制,处处被动。
“多智近妖……”这四个字再次浮现在他脑海,此刻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原以为召陵的重创,刘备和诸葛亮会暂时满足,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巩固汝南,或是应对曹操的压力上。
谁知,对方根本就没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连他藏得最深的后手都给挖了出来。
“诸葛亮……”叶明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声音沙哑。
他闭上双眼,召陵战场上的惨烈景象与牵招兵败的消息交织在一起,在他脑海中反复冲撞。
汝南久攻不下,高顺和羊祜已是强弩之末。
合肥方向,张辽独木难支,曹操的攻势如狼似虎。
而他寄以厚望的江夏奇兵,也已折戟沉沙。
三路皆困。
他原本的计划,是牵招拿下江夏,断刘备粮道,迫使其从汝南撤兵,从而盘活整个中原战局,甚至能反过来影响曹操在合肥的动向。
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