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时间又过去一日。
数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
丁弘加乌木的兵马有一万七,潘渊与陆正明两人的兵马加起来有三万多,一共有五万。
而江逸春那边也传来急令,已经按命令行事,青峰军四万从另一条道进入北月国,全力向京城汇集了。
这一带整个边境线都由老将军刘华灿所掌握,所以并不需要担心他们入境的问题,完全可以择路长驱直入。
这样一来,林寒调回京的兵马便足有九万之巨。
若是萧池他们能够成功凝聚杜相与太师的残余势力,兵力便可再上一层楼。
有十万大军在手,哪怕陈元基真不顾一切要翻脸,也可无惧于他了。
“老将军,如此我便先回京了,这里一切便交托于你。”
刘华灿心中真是有些不舍。
他这辈子也没见过林寒这般天资纵横之才。
他辛苦打了一辈子仗,也只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守城之将,可林寒不过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解决了他一辈子都解决不了的心腹大患,这中间的差距实在让他汗颜。
“大将军放心吧,创世之功我刘华灿没有,守城之能还是有些的。只要我刘华灿还在,这州陵城就不会乱。”
林寒点点头,也没再啰嗦,带兵出发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内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目光。
毕竟这声势实在太浩大了。
这也是林寒有意为之。
就是带着这九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回去。
现在的他算得上已经跟陈元基在摊牌打了,如果不跟他摊牌,让他知道自己的手段与能力,反而他会肆无忌惮地重压而下,双方到时拼个两败俱伤。
好不容易搞出这么多家底,现在林寒是绝不想跟陈元基拼个你死我活的。
只要能够震慑住他就是了。
如今九万兵马归京,加上那些残余势力,陈元基再有火,也得老老实实憋着。
“相公,陈元基毕竟手握皇帝身份,先天上有着优势地位。我怕咱们回去之后,他会想尽办法削弱你的兵权,到时再拿捏相公,可就不妙了。”
柳如音有些担忧道。
林寒冷笑一声。
“他必然会这么做的。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他根本不了解我的手段,也不敢一上来就削我兵权,更何况削也没用。我手下的兵全都听我的,至于为什么,恐怕他陈元基这辈子死都想不明白的。”
见林寒心中早有数,柳如音还是有些担心,道:“万一他觉得相公你威胁太大,真的执意要翻脸呢?毕竟现在整个朝堂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无妨,他要真敢作死。我不介意现在就送他归西。他陈元基虽算得上一个人物,可终究只是一个卑劣的阴谋家罢了,行不了正大光明之道。”
林寒眼中透露着一股强大的自信,金刀大马地坐在马车上仰了仰头。
“现在不想跟他动手是因为我积蓄点本钱并不容易,不像他已经暗地里运筹帷幄了十几年,现在跟他拼,我有赢的把握,可我辛苦打拼的家底也会一朝散尽。”
“此外,我若跟他一动手,整个京城必将血流成河,无故百姓遭殃不说,搞不好会引起周边诸国的觊觎。他陈元基为了帝位可以不在乎百姓生死,我不能这么做。所以能不打,我尽量不会跟他起冲突。”
“可若他真要以死相逼,那我也只好帮他改天换日了。”
感受着林寒身上所散发的那股绝对强大与自信,柳如音一时竟看得有些痴了。
哪个女人不喜欢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
如今看来,跟林寒比起来,陈元基确实更像是那缩在阴暗角落里的卑劣之物。
粗算一下,从州陵城带着九万兵马赶回京城的时间也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既然已经往回赶了,林寒也不着急,一路一边享受着柳如音温柔的服侍,一边思索着在京城的布局与手段。
武力上的布局基本没什么问题了,萧池带来的消息不少,对于陈元基目前所掌握的力量有多少,兵马布置在哪里都有记录。
林寒思考的更多的是在双方平衡之下如何相处。
陈元基是个谨慎的人,他若无七成以上的把握,基本不会冒险出击的。
所以大体上他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自己歌功颂德一番,再然后就是开始背后下刀子,暗中使绊子,这是陈元基的惯用手面。
这些都不重要,林寒自信有能力应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跟陈元基抢时间。
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跟陈元基抢他屁股下那张宝座了。
那玩意儿可不是把他干翻了,自己就能正大光明坐上去了。
这是古代,封建思想极为严重,所以哪怕要改天换日,也必须要师出有名才行。
所以,林寒打算接下来得在这上面着手准备起来。
路子有两个,第一是打着清君测的名义,挟天子而令诸候,然后再慢慢逼陈元基退位。第二就像朱元璋一样,异地称王,一路打进京,并一步步统一天下收复失地。
林寒自然更倾向于第一个,这样死的人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