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死后,朱全忠急于登基称帝,密令蒋玄晖、柳璨抓紧商议章程。
按魏、晋以来传统的篡位做法,通常在禅让前先加封九锡——指皇帝赐给大臣的九种大礼,以示殊荣。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这种礼仪——然后再接受让位,按次序实施。
蒋玄晖、柳璨没搞清朱全忠急于称帝的意图,竟依古礼下诏免去了朱全忠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用以体现渐进过程。
根本不懂这一套的朱全忠当即火了,恰好有人看不惯蒋玄晖弄权,借机在朱全忠面前诋毁说:“蒋玄晖与柳璨想延长大唐国运,故意拖着不办,以待变故发生。”
蒋玄晖听到消息,惊恐跑来向朱全忠解释。朱全忠盯着他说:“你们尽扯些乱七八糟的事阻止我!我问你,是不是不受九锡之礼,就作不成皇帝!”
蒋玄晕吓得匍匐在地,颤声道:“大唐国运已尽,天命归于大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我和柳璨哪敢背弃恩德,只不过现在晋王李克用、燕王刘仁恭、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等人都是我们的劲敌,您如果立即称帝,恐怕他们不服。所以才不得已委屈您一下,把该走的程序走到,然后登基称帝。我们不过是想为您开创万代之业啊!”
朱全忠指着他骂:“你个奴才,果然反了!”
蒋玄晖仓皇回到洛阳与柳璨商议,准备加封朱全忠九锡。朝中有人不服,礼部尚书苏循公开支持,他说:“梁王功劳煊赫,天道早该归于他,朝廷应抓紧让贤!”
十一月二十七日,诏令朱全忠为相国,总管国家百政。以宣武、宣义、天平等二十一道为魏国,晋封朱全忠魏王、加九锡。
朱全忠恼怒他们动作迟缓,辞让不受!
十二月初四,枢密使蒋玄晖携昭宣帝手诏赴大梁(河南开封),请朱全忠接受任命。
初九,蒋玄晖从大梁返回,说朱全忠仍怒气未消。
柳璨即刻面见幼帝,劝道:“人心都已归附梁王,陛下您可以卸下重担,把江山交给梁王了。”
当天,柳璨赶赴大梁传达皇帝禅让之意,仍被朱全忠所拒。
柳璨当权后,大肆陷害朝中重臣,朱全忠也很讨厌他。柳璨与蒋玄晖、张廷范不分昼夜的宴饮聚会,相互勾结,为朱全忠谋划禅让一事。
何太后派贴身宫女阿虔、阿秋找蒋玄晖,请他在禅让后饶恕他们母子性命。
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在朱全忠面前诬告蒋玄晖与柳粲、张廷范在宫中摆下夜宴,并对太后焚香发誓,说要复兴大唐。
六月十一日,朱全忠下令收捕蒋玄晖,让王殷接替枢密使。朱全忠连上三次奏章推辞魏王、九锡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