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司徒伯伯你们见到我难道就一点不高兴的吗”
结果冯宗嘏看向儿子:“你来了,这么久终于想起你爸和你司徒伯伯了”
这话把冯建栋问得是一阵哭笑不得。
司徒爷爷笑了:“哈哈哈,行了老三一起进来吧,你别吃味,小悠悠毕竟是孩子,还是要比你这个大人重要的。”
冯建栋还能说什么呢
他也只能是提着带来的东西,跟着一起进门。
进到屋里,冯建栋忍不住感慨:“大哥他们这房子还真不错啊。”
冯宗嘏马上接过话:“这里只是给你大哥他们住,也不是给他们的。”
冯建栋点点头:“能住这里,还真不是有钱就行啊。”
把东西交给大哥家里的阿姨,冯建栋跟着一起走进家里的客厅。
坐下来后,冯建栋向父亲汇报一番泉城那边情况。
实际上,也算是对冯正明说一下泉城店的情况。
听后,冯宗嘏点头:“泉城有正明几个师兄在,还真是不用怎么担心的,正明是真的运气好,有师兄们愿意帮他。”
冯建栋忍不住说:“爸,正明对他几个师兄也很好啊,如果不是正明,他几个师兄哪有如今名气”
父亲立刻瞪了冯建栋一眼:“你这叫什么话怎么能这样说呢”
司徒爷爷笑了笑:“应该说,正明和他的师兄们是相互成就,没有他的几位师兄,正明不可能放心从泉城到沪城来的。
可是没有正明的名气,在燕喜楼关张后,他的师兄们也无法获得如今名气。”
冯正明也点头:“对,我和师兄们属于相互成就,我真的很感激我师兄他们,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这样甩手跑来沪城的。”
爷爷:“你记得你师兄们的好就行,该分给他们的利润和名气都给他们,他们和你是一个共同体,你们要荣辱与共。”
冯正明:“爷爷放心,我会的,我有想请师兄他们来沪城,只是他们都不愿意过来。”
三叔:“他们不可能离开故土,要是愿意离开,当初燕喜楼关张他们就该出来。”
冯爷爷:“对,你二师兄、三师兄和五师兄不是都出去过最后还是要回到泉城,他们已经习惯了泉城的生活节奏,不愿意离开可以理解。”
冯正明接着也向两位爷爷提起,他想要买下沪城一栋老洋房,改建后开一家高级私房餐厅的事。
两位爷爷听了相视一眼。
司徒爷爷这次先开口:“现在沪城那些老洋房不便宜吧”
冯正明点头,把之前荣先生给的报价说出来。
司徒爷爷:“还真不便宜,这个价格放在泉城怕是能买栋楼了吧”
三叔:“确实差不多够买下一栋楼。”
本以为会反对的冯爷爷,这次竟然开口:“抽空,正明你带我们过去看看。”
爷爷这话让冯正明和罗晴,还有在场的三叔都有些惊讶。
倒是司徒爷爷并没有多少惊讶。
“哈哈哈,你们不要觉得惊讶,这段时间我们老哥俩在沪城住着,没事也会出去走走,了解一些沪城这边的情况。
而且在正明你大伯这里,我们能够清楚了解到不少消息。
所以我们都觉得,沪城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会成为一个财富聚集的地方。”
冯爷爷接过话:“你在沪城开那样一家高级餐厅,以你的名气去做,肯定会非常吸引人,也能够达成你想要确立一个中餐高级餐厅标杆的想法。”
冯正明突然意识到,两位爷爷思想确实是相当超前。
他们也确实是很有眼光,能够洞悉很多东西。
尤其司徒爷爷,在国外多年,他更加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如当初冯正明提出,想要建立起一套,属于中餐的餐厅标准体系。
司徒爷爷就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做法。
因为司徒爷爷很清楚,如果等海外那套餐厅标准进入国内,就必然会让国内中餐因为要去迎合别人的标准,开始变得面目全非。
这一点和冯正明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
不同之处在于,冯正明知道未来的情况。
司徒爷爷则完全是根据海外所见的经验推断出。
这便是眼界高低带来的不同思路。
很多东西,并非是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只是大多数人可能接触不到实例。
冯宗嘏也是来了沪城后,和司徒大哥一起在沪城街头走走看看。
又是在大儿子家里,接触到那些更为超前的信息。
他过去的很多思路也在发生转变。
所以冯宗嘏也认为,冯正明的想法没有错。
他当初决定南下而不是北上,实在是一招相当好的思路。
如果冯正明北上去京城。
他将要面对的是有些固化古板的行业背景。
虽说京城确实聚集着相当多优秀的大师傅。
但也正因为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大师傅,在京城就要讲一个论资排辈。
冯正明在沪城推出的这套东西,如果是放在京城会受到相当多方面的掣肘。
可在沪城,他能够更加放开手脚。
尽管背后也是有人在支持他,可厨师协会方面不会对他有太多限制。
沪城的餐馆推荐指南能顺利推出,并且被大多数人接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是放在京城,恐怕要想推出那样一本餐馆指南,要牵扯出的利益链条会很大,到头来压根就做不到完全自主。
冯宗嘏看向冯正明:“下一步你要做起自己的高级餐厅,以你那家餐厅做标准,确定沪城高级餐厅和酒楼的评级标准。
这样你的另一本推荐指南也将获得更多的认可。”
冯建栋有些惊讶:“爸你现在好时髦啊,正明在做的那些,你竟然全都懂”
冯宗嘏笑了:“沪城是个有趣的地方,每天都能增长见识。”
司徒爷爷听到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被太爷爷抱在怀中的小丫头,看到两个太爷爷都在笑,她虽然不懂也立刻跟着一起笑,还在太爷爷腿上站着手舞足蹈。